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35
可能你沒有注意到,對于即將發布的第一版標準草案初稿來說,標準制訂過程中所采取的許多舉措就是有計劃地使一些公司具有比其它公司更多的競爭優勢。其過程大概是這樣的:為了將其核心技術放進標準中,一些公司預先深入地研究希望是下一代標準的芯片設計,并付出無數個晝夜的努力,從而擁有數月的競爭優勢。否則,如何解釋在草案剛獲得通過幾分鐘內就有公司發布“兼容草案”的芯片組這一現象呢?
當然,這種做法只有在標準非常明確的情況下才有意義。在無線LAN領域,標準就是這樣。而在下一代WLAN 物理層方面沒有競爭。
那么在多種標準互相競爭,并且是新興市場以及目前用戶需求很少的情況下該怎么辦呢?這是目前致力于固定移動融合的許多公司面臨的挑戰。這種融合可能是無線領域中最重要的發展趨勢,最初將蜂窩電話綁定到PBX,但最終將提供蜂窩網絡和無線LAN之間的透明傳輸。
聽起來在為某種標準工作做準備,是嗎?但事實上,這種現象到處都是。
最有影響的莫過于IP多媒體系統(IMS)了。我把IMS比作是相對論:地球上可能只有10個真正理解的人。不過,根據方框圖來分析,IMS肯定會贏得勝利,因為很明顯它能正確地做到這一點!
接下來是非授權移動接入(UMA),其相對簡潔性使之表現非常出色;再就是WLAN陣營主導的;還有媒體獨立切換業務;以及來自新興但重要的領域中一些關鍵的和新興的運營商中的3GPP、3GPP2、CDG和各種聯盟提出的其它各種標準。
再往前看,我敢打賭不會出現融合。“多樣性”是描述這種狀況的更好術語。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今天可能擁有約25家公司提供的產品,并且今后還會越來越多。融合是機會的產物,但會有很多障礙。
據說標準的真正好處在于有許多種選擇這樣的事實。但這種情況很明顯是站不住腳的,除非標準本身也融合。
就拿E-911來說吧,很明顯這應該是個別國家的標準。但FCC卻沒有設立一個相應的標準。于是,就有這樣一種可能,某個人漫游到某地時他的手機沒有配置當地的技術。
融合被證明比E-911更重要,而擁有多種技術將被最終證明不是好主意。當然,應用中需要單一和統一的技術,就像標準那樣,其中只有很少的選項,然而芯片提供商卻一點也不會贊同。我也認為芯片組兼容草案規范的說法聽起來很可笑,但是這樣的芯片至少已經走在通向Wi-Fi融合的道路上了。
雖然至少有些蜂窩網絡運營商會這樣選擇,但未來蜂窩網絡肯定會與Wi-Fi綁定在一起。我的擔心是這兩個基本系統之間成功實現語音與數據的無縫切換需要許多年的時間,因為所有選擇都包含于多個大規模標準工作中。事實上,我們至少已經有三年多時間沒有看到重要的市場融合了。
不過,也并非必須要這樣做。
作者:Craig Mathias
principalat Farpoint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