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35
創新看點:在一個狹窄和冷門的行業里,研華憑借自己敏銳的嗅覺搭建起一個標準化的智能平臺,然后清晰捕捉行業客戶每個細小的脈動,不斷求變。
如今在北京的很多購物中心、地鐵站里甚至候機大廳里,隨處可見形狀各異的一款款廣告機,作為最近的熱門廣告投放平臺,也許人們并也沒有注意到,這個廣告機其實大有奧妙,說起來它并不是所謂簡單的一塊看板,而是貨真價實的一個數字智能化終端,它不僅可以播放定制化的廣告,在輸入軟件程序之后還可以進行人機互動。擺放在鬧市中,就可以使用RFID讀取器與內置GPS手機連接,人們可以得知附近商店的促銷情報,通過附加的打印設備打印出折扣券。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款商業智能產品,雖然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產業分類來看卻屬于相對隱形和冷門的工業控制領域。工控行業的主打產品便是工業電腦簡稱IPC,相比普通PC的最大優勢在于其工業級的可靠性,就像前面所說的地鐵這樣的特殊環境,要求信號穩定,噪音小,散熱快,并且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
來自中國臺灣的研華科技目前是這個產業的領導者,那款互動式的廣告機正是他們的最新產品。如今,從北京人流最密集的5號線地鐵,到全亞洲最繁忙的香港機場;從德國風力發電監控系統,到中國臺灣新光醫院的手持醫療設備都可見研華的產品。研華創立于1983年,創始之初他們就在原有工控領域引入新的PC技術,并在PC的智能平臺充分享受如元器件、開放技術、開發工具、人力資源等新電子浪潮的種種資源,革命性地締造出新一代工控產品,也就是所謂的IPC。并一改昔日工控機昂貴神秘的慣有形象,在商業模式上,和許多臺灣的代工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而使得性價比優勢凸顯生產規模從幾千臺迅速增長到上萬臺。經過四年的發展,在1987年購買到機箱的技術后,研華成為首家具備完整IPC設計、生產能力的廠家。1988年,研華推出第一代基于PC的工控機產品IPC600。由此奠定了自己在這個狹窄市場的領導地位。
IPC雖然前面只比PC多了一次字母,但經營起來卻大相徑庭。訂單小,產品線復雜,后續服務時間長等使得這個所謂的利基市場,進入門檻雖低,但實現大幅度盈利卻很難。讓外界感到好奇的是,研華從發現這個冷門市場之后,經營26年以來不僅奇跡般的從未虧損,還在18個國家的39個城市里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并占有全世界17%的份額,成為真正的工業電腦大王。創始人劉克振認為研華最大的長處就是擁有深刻捕捉客戶的細微需求的核心能力。為了強化這個核心能力,2005年研華和華碩共同出資成立了研碩,負責提供各產品部門可通用的材料與主板,在此基礎上再由各個部門針對自己所專精的行業和產品提出不同的銷售以及客戶解決方案。
對于這樣的產品結構調整,劉克振認為,隨著近年來工業電腦的迅猛發展,僅僅提供產品早已不能完全滿足客戶的需要,要達到真正的定制化服務標準,研華將逐步變身為一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的公司。以病床照護系統為例,由于醫院的特殊環境,就使得研華在設計該項產品上,必須符合防噴濺、防塵、防菌,以及無風扇超薄機身等十分細致的要求。同時為了方便醫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況,這套系統還要支持遠程安全訪問病人的電子數據,一切都要以醫院的實際需求為主開發產品。
除了定制化的產品以外,高速有效的全球服務應變體系也是關鍵的競爭能力。研華長期堅持“5天返還”的策略,客戶可以通過遍布全球的四大呼叫中心,隨時獲得研華的技術支持。在中國內地,從2003年開始研華陸續建立了50家服務站點,即便是在偏遠的鄉村,研華也要求維修工程師在接到電話后三天之內解決客戶的疑難,“因為對于客戶來來說,電腦壞了,生產線停了,損失可能會很大,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為他們解決問題。”劉克振強調到,研華的核心理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客戶成功,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問題才是他們最大的經營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