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26
2010年,視之未遠。關于氣候和環保,你怎么看?
“潔凈安祥的飛機發動機,疾馳在綠葉搭起的‘鐵軌’上的Evolution機車,煙囪中冒出的斑斕蝴蝶,花朵般綻放的節能燈泡,生根發芽蓬勃朝氣的地球……這些不僅僅是廣告中的美好愿景,而更多體現的是GE‘綠色創想’正在努力為人們帶來的觸手可及的現實”,身為GE中國區綠色創想總經理的謝崇偉慨慨而談。當此美景,身臨夏暑的你我無疑能從中感受到絲縷清涼。
2008年,GE的首個綠色目標承諾超額實現。
早在2005年,GE便承諾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逐步實現一系列“綠色創想”目標,原承諾在2008將公司運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降低30%,其結果是GE已經將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降低了41%,高于既定目標。同時,自2005年,GE還將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了13%,能源利用率提高37%。所有這些都在昭示著一種嚴謹篤行的君子態度。
“綠色創想” (Ecomagination)
是eco(生態和經濟英文詞的首字母) 和imagination (想象力)的組合,是GE的全球發展戰略。2005年5月GE在全球范圍內啟動 “綠色創想”,至今已經是第四個年頭。“綠色創想”作為GE的重要發展戰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為公司帶來商業效益的同時,GE也逐步實現著綠色創想的各項承諾。
GE承諾:讓綠色夢想未遠
自1906年進入中國以來,GE一直密切關注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其領導層也一再表示:GE對于能夠為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感到驕傲。
2006年,GE全球首席執行官伊梅爾特與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簽署了一份環保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約定加強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2008年,伊梅爾特(Jeff Immelt)訪華期間曾多次強調,中國是GE的第二故鄉。可見,中國市場在GE的全球戰略中所處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中國政府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放在了首位。如何節能減排、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效,這些都是GE“綠色創想”戰略所關心并著力解決的問題。因此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給“綠色創想”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平臺,綠色夢想并不遙遠。GE“綠色創想”在努力協助中國政府和企業達到增長目標的同時,應對嚴峻的環境挑戰。
“在GE原有的機構中并沒有部門專門負責‘綠色創想’,而是融入到具體每個部門里。為了更好地整合GE所擁有的‘綠色創想’資源,整體協調‘綠色創想’所涉及的各個環節,有效地和各個業務部門溝通協調‘綠色創想’的推進和實施,從而更好地滿足中國客戶的需要,GE中國專門設立了綠色創想總經理這一職務來統一協調、負責綠色創想在中國的事務。”謝崇偉解釋道。
GE將綠色創想作為一個重要的公司戰略。現在,謝崇偉的工作就是負責整體協調綠色創想所涉及的各個環節。“綠色創想”在支持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為投資者和客戶都帶來了環境和經濟方面的效益。
可以說綠色創想在中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航空、能源、交通運輸以及水處理領域業務增長的帶動下,綠色創想銷售收入從2007年的4.3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近8億美元,增長近80%。
謝崇偉表示:“到目前為止,‘綠色創想’產品和解決方案已達80種,其中21種‘綠色創想’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在中國廣泛運用,涵蓋了能源、水處理、交通運輸、航空和醫療領域。北京奧運會期間, GE為所有37個奧運場館、168個商業建筑以及北京周邊地區提供了大型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還為300多個項目提供一系列的先進技術支持及解決方案,為2008綠色奧運貢獻了力量。”
同時,GE也為自己設立了“1—30—30”的目標:到201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1%,到2008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減少30%,以及到2012年底之前,能源效率提高30%(均與2004年水平進行比較)。2008年GE已經兌現了承諾,高于既定目標。
“作為一個倡導綠色的跨國企業, GE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經實現并超額完成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的第一個目標。”
GE戰略,表征本土價值觀
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領頭羊,中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中國政府通過“十一五”規劃等明確了相應目標:即“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減少10%;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約占能源總量的10%。此外,建立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也已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
無論是“十一五”計劃的節能減排戰略,還是在當前形勢下中國政府實行的4萬億經濟部署,都為中國企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機會。
GE致力于為保護環境而不斷創新,包括產品和服務,以及在中國本土的研發,并以此推動業務增長。這一努力也能為中國實現環境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我們應該看到,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可持續發展不是任何一家公司單獨靠自身力量能夠做到的,這要依靠整個社會合力,這包括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研究機構以及消費者的理解和支持”。謝崇偉表示:“中國政府和企業是GE的重要客戶,他們對于環保方面的需求為GE這樣專注于綠色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跨國企業帶來了機會。因而無論是在眼前經濟危機的情況下,還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說,GE都希望和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合作伙伴一起,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據謝崇偉介紹,2009年,GE在中國有三大優先戰略,即:加速本土化、推進綠色創想和健康創想、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這三個戰略都緊扣經濟刺激計劃的原則。GE在中國建立7個區域總部,不光注重沿海地區,還將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區的建設。
此外,GE正在加強與大型國有企業的合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希望幫助國有企業走出國門,共同成長。GE堅持綠色創想的承諾,主動在自己的工廠推廣節能減排的措施和解決方案,同時積極協助中國政府和企業解決經濟發展道路上所遇到的環境挑戰,在中國企業中推廣可持續的商業運作模式,推動企業從現在做起,應對未來的嚴峻挑戰。
“中國專項”
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GE中國研發中心(CTC)是GE全球四大全球研發中心之一,具有從基礎研究、新產品開發到采購支持的綜合研發能力。GE計劃在2010年使全球綠色產品研發投資增至15億美元,并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入,增強本地研發能力。
2008年和2009年GE分別從CEO資金中專門提供1500萬和3000萬美元用于“立足中國,服務中國”項目,主要用于為中國市場研發更清潔的產品與解決方案。2009年,“中國專項”研發項目包括:近海風能、煤氣化、低成本反滲透膜水處理、油氣電氣化、農村醫療信息化、航空精益制造、火車機車升級、傳感與檢測大流量計及半導體節能照明等。
目前GE中國研發中心的主要研發重點是發現并解決那些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比如能源節約、控制全球變暖、減少環境污染和疾病預防等,在綠色創想下,專注于中國市場所急需的節能高效、清潔能源和水處理等技術。目前,GE中國研發中心擁有1400位研究員與工程師和 60個實驗室,服務于所有業務部門。另外,研發中心還與清華大學等本土的科研院校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簽訂了校企聯合研究合作協議,為綠色創想戰略提供技術研發支持,共同在中國研發水處理、風能等領先環保技術。
“此外,GE也逐步將綠色創想產品的部分生產研發轉移到中國,提高中國實施大型解決方案的能力。例如,為了滿足中國對高能效綠色機車的需求,GE協助開發了中國干線Evolution機車。機車的生產和主要技術都逐步轉移到GE在中國的本土合作伙伴南車集團。中國干線Evolution機車比北美同類產品降低排放40%,提高能效3-5%。此外,GE中國研發中心還與清華大學合作,針對中國客戶的需求開發清潔煤技術。”謝崇偉補充到。
中國一些煤化工及石化煉油項目處于生態脆弱地區,針對這一問題,GE提供了液體零排放技術,為這些工業地區的發展提供環境保障。其中一個例子是位于鄂爾多斯(市的內蒙古億利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億利化學)。億利化學是中國最大的聚氯乙烯與離子膜燒堿制造商之一,GE先進的水處理技術使億利化學90%左右的廢水得到回收,約合每年445萬立方米。該系統通過將超濾膜、反滲透膜與GE的熱蒸發技術相結合,產生出高純度的可再利用水,這不僅有助于緩解鄂爾多斯市的供水需求,還有利于黃河的環境保護。
“綠色”動力標桿GE
據謝崇偉介紹,坐落在北京延慶縣松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德青源養雞場是亞洲最大的養雞場,而GE能源集團的顏巴赫生物質氣燃氣內燃機就正在幫助德青源養雞場利用雞糞產生的生物氣體進行發電與供熱,成為了中國利用新能源和新農村建設的典范。這一項目已經并網發電,年發電量達到 1460 萬度,能幫助緩解郊區電力供應的緊張。采用生物質氣體來代替傳統的燃煤火力發電,一年能幫助德青源養雞場減少約9萬5千噸二氧化碳排放,滿足聯合國關于清潔能源發展機制(CDM)的要求。
同時,北京德青源養雞場也減少了養雞場的粉塵污染。通過控制空氣污染物排放和改善工人工作環境,促進該地區空氣質量及水質的改善。預計每年僅電力成本一項就能為德青源養雞場節約120萬美元。在日漸興起的風能、生物質氣等可再生能源方面,GE為中國許多合作伙伴提供了一系列綠色解決方案。但是對于能源領域的實際情況來說,煤仍然是能源的主要來源,煤的合理利用將對節能減排起到重要作用。GE的清潔煤技術就為這一領域帶來了更環保的解決方案。
GE的清潔煤技術全稱為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技術,通過氣化技術將煤炭轉化為類似于天然氣的合成氣,去除其中的雜質成份后作為聯合循環發電的燃料。與傳統燃煤電廠相比,IGCC電廠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可減少33%,硫氧化物排放可減少75%,可吸入顆粒物排放量可降低40%,去除90%以上的汞排放,減少用水量30%,并可迅速捕集二氧化碳。目前IGCC技術前端的GE清潔煤氣化技術在中國已有廣泛應用,目前在中國有37個煤氣化技術轉讓項目。
2009年7月15日,GE能源集團與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GE氣化技術許可協議,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也在座出席。此次儀式正值駱部長和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的中國之行,此行旨在加強中美在清潔能源領域方面的互利互惠關系。此次簽訂的GE氣化技術轉讓協議包括許可其使用GE成熟的氣化技術、工藝設計包、技術服務和設備供應,充分體現了GE對中國市場的承諾。
另一個綠色 “動力”是GEnx飛機發動機,它為波音787夢想飛機提供動力。中國五大航空公司中的四家: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和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都訂購了這款發動機。GEnx被稱為下一代飛機發動機,與原先的發動機相比,可降低油耗15%。此外,GEnx飛機發動機的噪音污染比目前市場上的同類產品低30%。如果一個航空公司將20架飛機發動機換成由GEnx飛機發動機,每年將節省約500萬美元的燃料費。
“如果把中國比作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綠色創想’則希望成為這臺發動機的助力之一,協助它更高效地運轉,同時減少排放,提供 “綠色”動力。通過運用高能效、低排放的新技術,為中國的環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實現對環境的保護,為下一代提供一個綠色、美好的明天。”謝崇偉充滿自信。
結語
2007年,GE將2010年在全球的“綠色創想”年收入目標從原來的200億美元提高至250億美元。在中國,GE希望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政府,為應對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GE在中國已逾百年,對綠色夢想的深刻追求正在影響著中國的合作伙伴,同時GE已經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合作伙伴中逐步建立起對中國實現可持續增長潛力的信心。另一方面,綠色創想在中國的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也充分說明了其在中國的成功。
中國給了GE一個廣闊的舞臺來盡情施展它的“綠色創想”。GE希望能夠和中國一同追逐并實踐環境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不僅是渡過眼前經濟危機的難關,更重要的是用“綠色創想”的理念開啟一個長久合作、良性發展的未來。
“但是生活卻仍然在陰霾的兩岸之間奔流,光明依舊那么遙遠”,正如俄國作家弗•柯羅連科所說,“所以只好又俯身繼續揮槳。畢竟前方——光明在召喚。”而GE已經遠遠逃離了陰霾,在綠色創想領地的成功已經在說明光明的確鑿無疑。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而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在綠色主語時代背景下,GE首倡綠色創想并走出了自己的節奏,在繼往開來的道路上,讓我們一同傾聽她的聲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