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79
Marty Linn 認為柔性化是如今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制造加工的關鍵所在。
因此,整車制造廠的工程師們正在研制提高短周期訂單處理能力的方法。關于這個活動Linn知之甚詳,因為他就是通用汽車控制、傳送、機器人技術與焊接部門(CCRW)中專負責機器人技術那一塊的首席工程師。在2004年初擔任這個職位之前,他在白車身部門里做了兩年負責先進技術的總成工程師。而再向前追溯五年左右,他則是CCRW里負責機器人技術、焊接與C-Flex的首席工程師。所有這些職位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致力于提高柔性,而這正是通用汽車積極推行的一個項目。Linn說,“實際上我們一直想成為世界上最具柔性的汽車制造商。”這個計劃并非簡單讓組裝廠具備生產各種單一產品的能力,而是讓某個工廠能真正地形成復合產品生產結構。為了獲得這種能力,它意味著要運用到機器人。
我們使用大量機器人。Linn說,“我們在北美的每個組裝廠都使用機器人人。”機器人的數量遠遠超過預計。既有用于車身車間里用于點焊的大型焊槍(其中包括一些弧焊),也有用于材料的處理與材料的派發。噴漆車間是高度機器人化的。通用汽車金屬加工部用于裝配生產的金屬零件已大量使用機器人進行搬運工作。 “機器人在我們的裝配廠里就象日常用品一樣隨處可見。”Linn補充道,“實用的點焊機器人被大量應用。”但他繼續指出,“在過去四年里我看到機器人越來越多的應用,比如使用7軸運動機器人來獲得更高制造能力之類。”它們正在執行更具“合作性”的加工,如用一個機器人夾持零件而其它兩個進行焊接。
Linn經常提到的一個目標是“消除專機設備”。換句話說,長期以來一直用于汽車裝配加工的標準專用設備與夾具,正逐漸讓路給機器人。事實上,Linn充滿信心地稱:“我們相信我們在使用柔性機器人夾具與裝備方面明顯遙遙領先于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他特別提到了C-Flex機器人。C-Flex是指車身車間使用同一種可編程設備與機器人共同焊接多種不同型號車身鑲板(包括底板、車廂蓋、引擎罩與發動機隔板)的可編程設備系統。這樣做的好處是給人印象深刻而且具有多樣性。首先,當推出新車型時車身車間用可編程方法能節約1億美元,而且可適用于通用汽車不斷推出的新型或重大改型的轎車與卡車。在2004年共投放市場 20種車型,而北美30個工廠里為數一半的工廠同時參與了新車型開發制造工作,資金迅速得到節省。同時,C-Flex也能節約空間,車身車間節省了大約150,000 平方英尺的空間面積。其可編程性還能節約時間,通用汽車已經在其許多工廠里安裝了C-Flex。
隨著柔性自動化生產線被用于替代專機設備,通用汽車研發的 C-Flex系統在車身車間里節省了大量成本。
但是,仍然有亟需安裝機器人的地方。他解釋道,“例如,底盤總成在用大型昂貴的專機設備。我們希望對它進行機器人化,提高柔性并消除依賴于一種車型的專機設備資本投資。”
多重計劃投資。在歷史上,應用柔性設備真正的遇到的阻礙之一是機器設備的投資依賴特定的計劃。雖然有針對后續計劃使用柔性設備的機會,但假設目標是控制計劃A的費用,那如果多花費那么一點錢卻能同時對計劃B有益,到底做不做呢?Linn 承認那的確存在爭論。他指出,“到目前為止,我們確立使用機器人已有時日。”Linn解釋道,“通用公司財務人員根據項目分配資金的方法是先對多重項目進行一個總投資,然后通過各個項目的完成收入償還總投資成本。”
再利用是使用機器人的綜合內容之一。當然,Linn 承認工程師們都喜歡使用最新與最好的設備。但是柔性設備通常服務于快速變化的用途場合并完成某項任務。所以當廣泛的再利用機器人時,并不每次都有效。“當我們結束計劃時,我們仍然購買新的機器人與設備。由于有效載荷與負載比的弱勢,機器人在一些應用里沒有優勢而敗北。所以我們必須對它們進行整修與更換。雖然在一些新的計劃里我們進行了再利用,但是我們同時也外出采購新的機器人來取代再利用的那些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