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38
目前,“傳感網”或“物聯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近日,中科院無錫傳感網工程中心馬曉東表示,未來3至5年,物聯網在我國部分信息技術較發達的城市將率先建立起來。
簡單地說,物聯網就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公共安全、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幾乎找不到它不涉及的領域,這個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馬曉東如是說。
在物聯網中,RFID標簽是關鍵的技術與產品環節。RFID標簽能夠存儲可互用性的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將信息傳送給中央信息系統,實現物品識別,進而通過開放性網絡,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達到管理物品的目的。
“物聯網并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技術”,馬曉東表示,物聯網還涉及其他技術領域,比如二維碼等。二維碼借助特定的幾何圖形記錄數據信息,通過移動通信網絡,以短信等形式傳遞信息。在物聯網的概念下,全球許多國家已經制定出RFID標準,并加速向中國輸出。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究RFID,已在芯片、編碼、空中接口協議等領域有了大批專利。而日本、歐洲則在傳感器技術上擁有巨大優勢。面對國際競爭,我國成立了國家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在各界的努力下,中國本土標準即將出臺,我國的物聯網產業鏈也即將形成。
“浦東機場的‘防入侵微納傳感網’正是由無錫傳感網工程中心研制并生產的。明年初,我們將在無錫推行智能交通。紅綠燈系統將能夠按照車流量的不同,安排紅綠燈變換和時間,有效地解決道路擁堵問題。”馬曉東表示,研發中心已經能夠把傳感網技術投入實際應用,不久的將來物聯網將會走進普通人的生活。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轉型傳感器技術面臨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