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28
編者語:伴隨著中國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內風電設備制造商大量增加,產能過快增長,風電設備制造業將面臨激烈地市場競爭。
據中國證券報7月9日報道,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亞洲風能大會中國風電產業融資論壇上,國內外投資者一方面對中國急速擴張的風電規模表示了極大興趣,而另一方面,來自官方和業內的聲音也在不斷提示,中國風電裝備投資已經呈現過熱勢頭,今后十年內,中國風電制造企業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激烈競爭,風電設備市場也將迎來買方市場。
新能源發展的強烈預期造成了企業蜂擁而至,風電產業盲目投資現象明顯。中國國內風電設備制造商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大量增加,但是生產的設備存在質量不過關的問題,給風電市場的長期運營帶來風險。
工信部裝備司司長張相木認為,中國風電制造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將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目前中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接近70家,其中國有控股企業27家,民營企業23家,還有將近20家中外合資或者外方獨資企業。
根據測算,到2010年,上述近70家風電制造企業的產能如果完全釋放,將達到3,500-4,000萬千瓦。中國風能協會預計,2009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為800萬千瓦。然而,僅金風科技、大連華銳、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等國內4家企業的產能就達到1,200萬千瓦。預計今后十年中國風電制造產能可能維持在1,000-1,500萬千瓦之間,因此中國風電企業將面臨不可避免的激烈競爭,風電設備市場必將迎來買方市場。
作為裝備企業管理部門,張相木表示,工信部將和有關部門一道致力于規范投資市場,通過制定政策促進風電裝備制造業制度創新能力的提升。
另據經濟參考報7月9日報道,無序擴張導致的產能過剩,使中國風電設備制造業正面臨一場嚴酷的市場競爭。專家表示,中國亟待建立健全風電技術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為風電設備質量提供保障,并以此推動市場整合。這也將成為中國風電設備制造業發展的方向。
風電發展很快,風電整機制造門檻也不高,雖然這個行業得到了政策支持,但暴利時代已經結束。一邊是中國風電裝備制造業面臨的產能過剩,另一邊則是風電產業迅猛擴張背后難以回避的兩大硬傷----核心技術缺失與產品質量問題。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曾表示,風電產業超乎尋常的發展背后隱藏著不小的風險。
由于中國大多數風電制造商都是通過引進技術進入風電領域,目前風電設備制造業仍處于由“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轉向“自主創新”的初期階段。核心技術缺失成為行業發展的軟肋。
“建立健全風電設備的技術標準、檢測和認證體系,推動風電技術進步、保證風電產品質量、促進成本降低,建設大型風能實驗設施,支持新產品的實驗和檢測認證。”這是業界專家尋求風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途徑時較為一致的提議。
“認證不僅有助于保證風機產品質,而且有利于企業加速重組,構建自身研發能力。”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陳雪松如此表示。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東南軸承開發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