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160
彈簧管壓力表,又可以稱作布爾登表,是一種以彈簧管作為靈敏部件來測量氣體壓力的儀表,屬于就地指示型壓力表,主要用來測量無爆炸,不結晶,不凝固,對銅和銅合金無腐蝕作用的液體、氣體或蒸汽的壓力。
1 非線性誤差的分析與調修
在壓力表檢定中經常會遇到其示值誤差為非線性, 其產生原因很多。如機芯安裝不正、 分度盤偏斜、指針軸與彈簧管圓弧中心或分度盤孔中心不同心等都可能造成示值誤差非線性。 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壓力表的中心齒輪在受壓過程中的轉角大于或小于分度盤上的標度角。 實質是壓力表的放大比例不能滿足要求,從而出現非線性誤差。調整的方法主要是靠變更連桿與扇形齒輪間的夾角來改變中心齒輪在受壓過程中的轉角與分度盤上的標度角使之相協調。 具體措施為示值從正誤差向負誤差方向變化的壓力表, 即先快后慢, 則可以順時針轉動機芯或將彈簧管的自由端向外移, 以加大連桿與扇形齒輪間的夾角, 從而達到改變示值誤差方向的目的。反之則相反。
1.1 當壓力表在中間刻度兩側示值誤差變化的快慢不同時
調整時可以從中間刻度位置起針, 起針后對壓力表增、 減一個相同的壓力值, 要求指針相對于中間刻度左、右兩側偏轉的角度相對稱并與中間刻度左右相鄰的兩個數字刻度相對準, 否則要改變連桿與扇形齒輪間的夾角來調整。
1.2 當壓力表的指針在前半部分走得慢、后半部分走得快時
主要原因是放大比例不夠, 調整時應減小連桿與扇形齒輪間夾角, 使指針在前半部分走得快, 在后半部分走得慢, 從而使壓力表的放大比例符合使用要求, 即當增壓到測量上限的一半時, 連桿與扇形齒輪的夾角約等于 90° , 一般均能解決這類問題。反之則使指針在前半部分走得慢, 在后半部分走得快。
1.3 經過上述調整若出現示值誤差都為正或都為負時
這時說明壓力表的放大比例已達到要求, 而傳動比例則發生了變化。 這時, 應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示值調節螺釘的位置來改變傳動機構的傳動比以達到壓力表的使用要求。
2 輕敲位移的產生原因分析及調修
彈簧管壓力表在使用中, 由于震動、 磨損、 灰塵、油污等多種原因造成的機芯內部緊固螺釘松動、 位置變動、 游絲散亂、 齒輪磨損、 損壞, 使我們在對其進行檢定過程中, 經常會遇到示值輕敲位移超差現象。
示值輕敲位移一般可分為幾種: 前小后大(或前沒有后有)、 前大后小(或前有后沒有)、 兩端沒有中間有(或兩端有中間沒有)等。 現將其調修方法簡介如下:
2.1 示值輕敲位移前小后大的調修
當壓力表隨著壓力值的增大, 示值輕敲位移從小變大或從沒有到有時, 取下表針、 表盤, 用手輕輕地扳一扳彈簧管, 確定升壓時游絲是放松或是緊縮,如果是緊縮, 說明游絲張力太大, 這時可打開上夾板的固定螺釘, 使游絲稍微放松, 以減小游絲張力, 這樣可使示值輕敲位移變小或消失; 相反, 如果升壓時游絲是放松, 說明游絲太松, 可使游絲稍微緊縮以增大游絲的張力, 可減小或消除示值輕敲位移。
2.2 示值輕敲位移前大后小的調修
這種情況與上述情況正好相反, 可按照與上述同樣的方法向相反方向調整游絲的松緊即可減小或消除示值輕敲位移。
2.3 示值輕敲位移兩端沒有中間有或者在某一點有的調修
這種情況, 沒有規律性,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游絲亂圈(或粘連)、 機芯內有灰塵、 油污、 齒輪磨損等, 可通過平整游絲、用小軟毛刷蘸些汽油輕輕清除機芯內及游絲所沾油污, 使游絲不粘連或更換零件等方法達到調修的目的。
通過以上的調修方法一般可以減小或消除示值輕敲位移, 從而保證彈簧管壓力表檢定工作質量。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氫氣發生器的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