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101
機械危險的傷害實質,是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非正常做功、流動或轉化,導致對人員的接觸性傷害。機械危險的主要傷害形式有夾擠、碾壓、剪切、切割、纏繞或卷入、戳扎或刺傷、摩擦或磨損、飛出物打擊、高壓流體噴射、碰撞和跌落等。
動能是物體由于作機械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平均物體的動能等于1/2mv2(m為物體的質量;V為物體的速度);轉動物體的動能等于1/2Jω2(平方)(J為物體的轉動慣量;ω為物體的轉動角速度)。勢能是物質系統由于相互之間存在作用而具有的能量,由物體的相對位置決定的勢能等于mgh(h為物體離地的高度; g為重力加速度)。動能和勢能可以互相轉化。無論機械危險以什么形式存在,總是與質量、位置、不同運動形式、速度和力等物理量有關。
1.機器零件(或l件)產生機械危險的條件
(1)形狀和表面性能:切割要素、銳邊、利角部分,粗糙或過于光滑。
(2)相對位置:相向運動、運動與靜止物的相對距離小。
(3)質量和穩定性:在重力的影響下可能運動的零部件的位能。
(4)質量和速度(加速度):可控或不可控運動中的零部件的動能。
(5)機械強度不夠:零件、構件的斷裂或垮塌。
(6)彈性元件(彈簧)的位能,在壓力或真空下的液體或氣體的位能。
2.機械傷害的基本類型
(1)卷統和絞纏。引起這類傷害的是作回轉運動的機械部件(如軸類零件),包括聯軸節、主軸、絲杠等;回轉件上的凸出物和開口,例如軸上的凸出鍵、調整螺栓或銷、圓輪形狀零件(鏈輪、齒輪、皮帶輪)的輪輻、手輪上的手柄等,在運動情況下,將人的頭發、飾物(如項鏈)、肥大衣袖或下擺卷纏引起的傷害。
(2)卷入和碾壓。引起這類傷害的主要危險是相互配合的運動副,例如,相互嚙合的齒輪之間以及齒輪與齒條之間,皮帶與皮帶輪、鏈與鏈輪進入嚙合部位的夾緊點,兩個作相對回轉運動的輥子之間的夾口引發的卷入;滾動的旋轉件引發的碾壓,例如,輪子與軌道、車輪與路面等。
(3)擠壓、剪切和沖撞。引起這類傷害的是作往復直線運動的零部件,諸如相對運動的兩部件之間,運動部件與靜止部分之間由于安全距離不夠產生的夾擠,作直線運動部件的沖撞等。直線運動有橫向運動(例如,大型機床的移動工作臺、牛頭刨床的滑枕、運轉中的帶鏈等部件的運動)和垂直運動(例如,剪切機的壓料裝置和刀片、壓力機的滑塊、大型機床的升降臺等部件的運動)。
(4)飛出物打擊。由于發生斷裂、松動、脫落或彈性位能等機械能釋放,使失控的物件飛甩或反彈出去,對人造成傷害。例如:軸的破壞引起裝配在其上的皮帶輪、飛輪、齒輪或其他運動零部件墜落或飛出;螺栓的松動或脫落引起被它緊固的運動零部件脫落或飛出;高速運動的零件破裂碎塊甩出;切削廢屑的崩甩等。另外,彈性元件的位能引起的彈射。例如:彈簧、皮帶等的斷裂;在壓力、真空下的液體或氣體位能引起的高壓流體噴射等。
(5)物體墜落打擊。處于高位置的物體具有勢能,當它們意外墜落時,勢能轉化為動能,造成傷害。例如,高處掉下的零件、工具或其他物體(哪怕是很小的);懸掛物體的吊掛零件破壞或夾具夾持不牢引起物體墜落;由于質量分布不均衡,重心不穩,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傾翻、滾落;運動部件運行超行程脫軌導致的傷害等。
(6)切割和擦傷。切削刀具的鋒刃,零件表面的毛刺,工件或廢屑的鋒利飛邊,機械設備的尖棱、利角和銳邊;粗糙的表面(如砂輪、毛坯)等,無論物體的狀態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這些由于形狀產生的危險都會構成傷害。
(7)碰撞和刮蹭。機械結構上的凸出、懸掛部分(例如起重機的支腿、吊桿,機床的手柄等),長、大加工件伸出機床的部分等。這些物件無論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都可能產生危險。
(8)跌倒、墜落。由于地面堆物無序或地面凸凹不平導致的磕絆跌傷,接觸面摩擦力過小(光滑、油污、冰雪等)造成打滑、跌倒。假如由于跌倒引起二次傷害,那么后果將會更嚴重。
人從高處失足墜落,誤踏入坑井墜落;電梯懸掛裝置破壞,轎廂超速下行,撞擊坑底對人員造成的傷害。
機械危險大量表現為人員與可運動物件的接觸傷害,各種形式的機械危險、機械危險與其他非機械危險往往交織在一起。在進行危險識別時,應該從機械系統的整體出發,考慮機器的不同狀態、同一危險的不同表現方式、不同危險因素之間的聯系和作用,以及顯現或潛在的不同形態等。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