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11 點擊率:74
萬物互聯和跨界融合的時代已經到來,物聯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興起,給世界帶來改變,并賦予傳統企業、科技企業、運營商在內的生態圈各方以無限想象空間,而傳感器技術正是讓萬物變得智能的關鍵。
“人類世界就是一個模擬的感知世界,人通過視聽、觸摸來感知,而物體則通過傳感器。我們工作的中心就是感知和反饋。”意法半導體事業部副總裁兼大眾市場MEMS和模擬產品部總經理Andrea Onetti對記者說。
作為電子元器件微型機電系統(MEMS)領域的主要領導者,意法半導體(ST)擁有開發物聯網產品所需的全部傳感器以及其它組件,同時還提供軟件開發工具,以此來簡化開發者的工作,降低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
聚焦物聯網最核心
物聯網以其可預期的數十上百倍于移動通信的連接規模、萬億級的市場容量,吸引來自各行業各領域的企業競相投入。中國移動預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8300億美元,物聯網連接設備將達500億,其中基于蜂窩網絡的物聯網連接設備也將達到5.7億;華為的“千億連接”說認為,到2025年全球將有1000億個連接,其中90%以上與物聯網有關;來自Gartner的預測則顯示,今年全球使用中的物聯網設備將達64億個,而這一數字到2020年則將增長至208億個。
在我國,物聯網更是被寫進了“十三五”規劃之中。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預計,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2萬億,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達22%。
“傳感器是物聯網架構中的核心,也是決定物聯網產業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Onetti說,盡管物聯網應用將是個長尾市場,產品形式多樣、涵蓋的產業鏈非常長,但從最核心的技術實現層面來看無非就是傳感和反饋、通信連接和數據處理。在意法看來,從智慧城市到智能家居、智能泊車、智慧工業,智慧產業即是建立在各類傳感器之上。
智慧城市概念是基于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和對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的和實時控制,讓智能城市的運行實現事半功倍,市民及其“智能物品”是兩個重要的參與者。比如在在使用智能傳感器節點進行升級改造后,路燈等基礎設施可提供交通流量監測、氣象監測、覆蓋面更大的治安監視等新的市政服務;智能泊車幫助駕駛員迅速找到停車位,讓城市更高效地管理停車場,借助埋在路邊的汽車檢測傳感器、雷達偵測和攝像頭輔助的自動停車系統,停車場管理企業還可更好地控制車位的使用,提供更靈活的收費方式。
從工業發展之路來看,今天迎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大量應用信息物理系統(CPS)、通信、物聯網和集中式決策技術,傳感器帶來了更安全的工作環境、升級的人機協同、更高效的生產和運行,并有效減少工業垃圾。
個人健康領域,環境傳感器提供溫度、濕度和光照實時監測,慣性傳感器模塊和壓力傳感器完成運動量監測和定位,模擬傳感器監測心臟情況;與之接近的醫療領域,壓力傳感器可以進行青光眼診斷,慣性傳感器模塊通過活動量監測幫助老年癡呆癥、肥胖癥或睡眠障礙患者康復,化學傳感器和下致動器帶來了糖尿病血糖監測和胰島素注射的便利。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