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位瑞士機器人專家開發(fā)新型計算機控制的蹬腿訓練器時,原本是為運動員而設計的。之
后卻發(fā)現(xiàn)該柔性機器人訓練系統(tǒng)在傷員和患者的治療上獲得了未曾預料的成功。
此設備與健身中心的蹬腿訓練器截然不同。當然它也有車座和兩個腳踏板,但是除此之外就沒什么相同之處了。如果坐在
Allegro(
腿部自適應機器人)上,就能體驗到這位全世界獨無二的訓練伙伴的呵護。此設備配備了工業(yè)領域中先進的驅動部件和安全部件,以
及擁有學習能力的計算機系統(tǒng)。人機緊密合作效果驚人。
核心部分是氣動肌肉
Allegro是由兩位純粹的機器人專家Max Lungarella和Raja Dravid開發(fā)的,這兩位也是Dynamic
Devices AG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他們兩位在蘇黎世大學的人工智能 實驗室中致力于研究機器人系統(tǒng)科學,于
2007年就開發(fā)出第一臺Allegro樣機。
他們的初衷是研制一臺為運動員設計的高科技設備,一臺高動態(tài)的機器,能夠監(jiān)控訓練、進行分析并從中得出進一步的訓練建議。設
備的核心是一套氣動肌肉組件,可將較大的作用力迅速傳至踏板,由此可組合難度不同的動作訓練。
例如: 測試者必須通過蹬腿或抬腿盡可能始終按照屏幕顯示保持指定的曲線。同時計算機會輕柔地或通過可感覺到的推動/搏動來減少或加強有效力度。
受訓者必須不斷協(xié)調配合,雖然費力但極有成效。此過程中不僅鍛煉身體,同時大腦也會得到鍛煉。“我們的系統(tǒng)要求動態(tài)的協(xié)調一致”,Max
Lungarella說。這甚至比當初兩位研發(fā)者想象的還要好。
我們的系統(tǒng)要求身體和大腦動態(tài)上協(xié)調一致。”
Max Lungarella, Dynamic Devices
幾乎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這兩位發(fā)現(xiàn)他們的培訓體系對有神經(jīng)肌肉疾病的患者或骨科問題患者有很好的效果。有
些人坐在Allegro上后腿部突然又能開始運動,這在之前對他們來說是不可能的。還有中風患者在運動恢復方面也取得迅速的進展。這
些效果通過各項研究也逐漸得以證實。這促使該柔性機器人訓練設備的研發(fā)者將研究方向專注于康復治療領域。m
axon麥柯升的電機在此就派上了用場。
為使Allegro獲得醫(yī)療器械許可,需要一個至關重要的安全部件:一個可調節(jié)的止擋器,以防止蹬踏超出規(guī)定角度。對
于某些不能完全彎曲膝蓋的患者來說這是一項重要的保護因素。無刷DC-Motor EC 45在此可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定位安全止擋器。絕
對的可靠性至關重要,這甚至是該驅動器最重要的標準。“maxon Motor可以滿足這些要求,讓我們完全放心”,Lungarella說。此
外,其緊湊型設計和集成的盤式電機電子部件也是重要亮點。
驅動與控制的成功結合
另一臺maxon盤式電機,EC 90外轉子電機,可自動調整座位。Dynamic
Devices公司為此將無刷電機與行星齒輪箱和位置控制器ESCON 50/5組合使用。M
axon麥柯升
驅動裝置由此成為該訓練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確保患者的舒適性和安全。
輕松愉快地走向成功
Dynamic Devices公司雖然還是一家年輕企業(yè),但已經(jīng)顯示出令人關注的成功發(fā)展。這歸功于工程師、科研人員、醫(yī)
生和治療師的聯(lián)手合作,得以推出Allegro訓練設備,能夠通過增強的運動意識為眾多患者帶來福音。這
其中的關鍵在于那些康復治療中經(jīng)常忽視的訓練組件。坐在Allegro上就要接受挑戰(zhàn)。如果自己的期望更高、為自己設定更高目標,那
么就會更快成功。適當?shù)募钍种匾虼薉ynamic Devices高度重視組件的娛樂性。當
患者用踏板控制模擬出的一只企鵝用肚皮滑下斜坡時,他們會想盡力取得高分,幾乎忘了自己是在進行體能訓練。
第一批醫(yī)院和康復中心已經(jīng)開始使用這種新型機器人訓練方式。其他設施正在規(guī)劃中。下步計劃是在整個歐洲地區(qū)發(fā)展。Max
Lungarella和Raja Dravid同時還努力讓他們的柔性機器人訓練設備更加智能化。因為這兩位擁有者都致力于不斷追求完美,不
會滿足于現(xiàn)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