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單相接地,單相接地保護又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單相接地:
相線俗稱火線!單相接地 就是沒有零線用大地代替零線!國家早已不允許了!
單相接地保護又是什么意思
對于這個問題,下面讓我們用一串問題跟一串答案來為你解答。
什么叫單相接地保護?
單相接地保護到底是何意?
對智能型斷路器來說用什么方式來實現?
適用范圍?
與中性線保護有矛盾嗎?
答案:
1 引言 主設備接地故障是電廠常見的故障之一,而相應接地保護是避免主設備進一步損壞的重要保障。本文討論了主設備接地保護的原理、配置及整定,并對其定子接地保護方案進行了改造。運行結果表明改造后的接地保護完全滿足主設備接地故障的保護要求。
2 保護的原理 主設備的接地保護的配置及判據。
2.1 主變限制性接地保護 限制性接地保護,現場稱之為零序差動保護,其基本原理是通過比較兩側電流互感器之零序電流的大小和方向,即以零序電流差來作為保護起動的判據,進而實現對所取用電流信號的兩側電流互感器之間的區域的接地保護。 對主變而言,即是取主變高壓側套管電流互感器三相電流之和與主變接地中性線上的電流差構成簡單差動保護,保護由該零序電流差形成的電壓來驅動,保護區域是主變高壓側(500 kV側)繞組。 顯見該保護兼有零序保護與差動保護的優點,無需與其它保護相配合就能形成對所管轄區域內的接地短路保護,同時對主變高壓側500 kV電纜引出線的接地也能有效避越,是一種非常值得借鑒的行之有效的
變壓器繞組接地保護。
2.2 主變后備接地保護 主變后備接地保護取接地中性線上的電流,采用簡單的定時限過電流保護,反應主變高壓側繞組及引出線的接地故障,并作為系統接地保護的后備。
2.3 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 該保護從接于發電機中性點的隔離變壓器處取得零序電壓,用于反應發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由于在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時,零序電壓與中性點到故障點的繞組占一相全部繞組的百分比成線性關系,因此從原理上來講該保護必然有“死區”。
2.4 封閉母線接地保護 該保護從接于發電機斷路器外側的接地變壓器的開口三角上取得零序電壓,用于反應機組啟停機期間,發電機出口開關斷開之后,主變低壓側至發電機出口開關之間的封閉母線的單相接地故障。
3 保護的整定計算
3.1 主變限制性接地保護 主變限制性接地保護接線圖如圖2所示。
保護整定原則為躲過主變高壓側(X處)短路電流對應的Vs,整定計算如下。
(1)基本數據: CT變比(T1)=1000/1; CT線圈電阻(RCT)=1.36Ω; 引線電阻(CT與保護的連線)B,F=0.12Ω; 主變阻抗=0.157(額定標么值); 基于變壓器阻抗的短路電流(IF)=5 000 A; 保護MFAC14的定值范圍=25~175 V(25 V/STEP) 典型的MBCH差動線圈阻抗(Rb)=0.15Ω
(2)電壓Vs整定: 中間
電流互感器ICT的匝比T2,T3=130,215; 導線加CT線圈電阻A,N=1.36+0.12=1.48Ω; 中間電流互感器T2,T3線圈電阻G,H見注10; ICT二次側導線電阻K見注1(注1:當ICT二次 引線及保護負載較小時,折算的有效二次負載用一個2歐的電阻替代)。
考慮在X處的相對地短路,并假設該故障線上的電流互感器完全飽和,那么: 2〕=18.6 V 考慮在X處的相對地短路,并假設中線上的電流互感器完全飽和,那么: 考慮在X處的兩相間短路,并假設該故障線上的電流互感器完全飽和,那么: 考慮在X處的三相短路,并假設該故障線上的電流互感器完全飽和,那么: 因此選取VS的整定值=25 V
3.2 主變后備接地保護 主變后備接地保護為普通定時限過電流保護,保護的整定應與超高壓系統主保護的動作時間配合。電流定值整定為1.2In.;MCGG22保護提供了大量反時限曲線特性和一個定時限特性的元件,由于保護需要對超高壓系統主保護的完全后備保護,因此,保護中選用了定時限,限時5.4秒。
3.3 封閉母線接地保護 保護按最大金屬性單相接地短路時零序電壓的20%整定: 采用完全相同的兩套封母接地保護,電壓定值采用5伏,時間定值采用0.5秒。
3.4 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 為了躲過主變高壓側發生接地故障時,由于主變高、低壓側之間存在的耦合電容從而在發電機機端出現的零序電壓的影響,電壓定值推薦采用5伏,時間定值推薦采用1.0秒,采用完全相同的兩套定子接地保護以提高保護動作的可靠性。
4 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的改進
4.1 存在問題 保護的動作電壓定值整定為5伏,若按發電機出口(或IPB母線處)單相金屬性接地短路時繼電器探測到的零序電壓為78.6 V計,其定子接地保護事實上只保護了定子繞組的93.6%〔(1-5/78.6)×100%〕,即在其中性點附近接地時有近6.4%的“死區”。
4.2 對策 目前對發電機的中性點接地方式專家們還持不同意見,而接地方式對定子接地保護的配置影響甚大。但基波零序過電壓保護作為定子接地保護以其簡單可靠卻得到廣泛認可,它已成為發電機定子接地故障不可缺少的保護之一。但要構成100%定子接地保護僅用零序電壓作判據是肯定不行的。 為解決中性點附近接地時的死區問題,可引入三次諧波電壓型定子接地保護和外加電源式定子接地保護。外加電源式定子接地保護是以反映發電機定子繞組絕緣的下降為原理的保護,鑒于C廠發電機定子繞組采用去離子水冷卻,正常運行時的絕緣電阻不高,同時,采用這種原理需要增加一次設備,實施起來比較復雜。因此根據 C廠保護現有的特點,決定采用三次諧波電壓型定子接地保護。取機端三次諧波電壓和中性點三次諧波電壓的復合量作為動作條件來構成接地保護,該保護可靈敏地反應靠近機端和中性點附近的單相接地故障,這一特點正好可以彌補基波零序過電壓保護之不足。兩者配合可實現發電機定子繞組接地的100%保護。
4.3 實施方案 采用的三次諧波電壓型定子接地保護,以為動作判據。其中K為調整系數;Udz為三次諧波電壓型保護啟動值;U3N為中性點三次諧波電壓測量值(取自發電機中性點的
隔離變壓器);U3S為機端三次諧波電壓測量值(取自發電機機端現有的電壓互感器)。它能夠靈敏地保護發電機定子中性點和機端附近各約15%以上的區域,與基波零序過電壓配合可達到發電機定子繞組接地的100%保護。 采用這種方案具有接線簡單,不用增加一次設備等優點。從原理講,該保護不但可以消除原有定子接地保護的保護死區,而且其本身具有的兩種原理保護具有動作重疊區,從而局部實現了定子繞組保護的雙重化,提高了定子接地保護的可靠性。
5 結論 主變限制性接地保護綜合了零序保護與差動保護的優點,保護簡單可靠,且無需與其它保護配合,從而保證了保護的高靈敏性和快速性,非常值得借鑒;原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死區”范圍較大,運行中出現過定子接地而保護拒動的情況,經改造后,已取得100%定子接地保護。